淺談過敏體質的中醫調理

淺談過敏體質的中醫調理
Dec-09,2013

台灣屬海島型氣候,溫暖又潮濕,隨著日漸增多的空氣、水、土壤、化學製劑、重金屬污染等環境惡化,使人們的抗病及免疫力大幅降低。據台大統計,20年來台北市罹患氣喘、過敏性鼻炎的小孩由1.5 %升至10 %左右。對於此病症,臨床上患者血液中的IgE會偏高,現代醫學使用抗組織胺、纇固醇或減敏療法來治療。然而以長期治療的觀點來看,亦可結合傳統醫學,相輔相成尋求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過敏性疾病臨床上常見的有異位性皮膚炎、過敏性鼻炎及氣喘(在兒科則稱支氣管性哮喘)等。於每年冬季寒流來襲時,最常見到氣喘發作的病例。傳統中醫學上,氣喘(支氣管哮喘)屬於「哮證」範圍,致病機轉分先天內因與肺脾腎有關,及後天外因主要由於外感六淫和飲食生冷、酸鹹、肥甘厚味等引起。在臨床辨証可分: 一 發作期: 寒性哮喘與熱性哮喘 二 緩解期:表衛不固肺虛型、中氣衰餒脾虛型、元氣虧乏腎虛型。臨床上小兒因臟腑嬌嫩(稚陽之體),傳變迅速,故易夾痰、夾滯、夾驚等。治療上不宜用猛劑,應以「培元固本」和「扶正祛邪」透過辯證給于適當處方。

近年來中醫藥治療過敏性疾病療效逐漸被發現,如常用補氣藥:黃耆、人參、靈芝、白朮…及補血藥:當歸、阿膠、熟地… 等都有促進免疫作用。靈芝能抑制組織胺的釋放;白鮮皮、蟬蛻、防風等,能抗皮膚過敏;地龍的含氮成分有抗組織胺作用,而且能緩解組織胺引起的支氣管平滑肌痙攣;麻黃、細辛、葛根等,能抑制過敏介質如組織胺, SRS-A緩肌鈦等的釋放;大棗、人參、黃耆,含大量的還核甘酸,可提高GAMP的量,加強免疫系統的調節。

飲食調理上則可多攝取含維生素A、C及含鈣食物。維生素A有潤肺、保護氣管上皮細胞能力,如番茄、魚肝油、胡蘿蔔、南瓜等;維生素C有抗炎症、防感冒、抗癌等功效,如大棗、蓮藕、檸檬、青椒等蔬果;鈣能增強氣管抗過敏能力,如橄欖、青菜、豆腐等。

在平日藥物調理上,脾虛氣喘可常食用山藥、南瓜、蓮子、白朮等補脾食品;腎虛氣喘可常食用胡桃、五味子、熟地、羊肉等補陽食品;肺氣虛喘可選食百合、杏仁、銀耳等補肺食品。另外注意避免喝酒及過於生冷、酸鹹、油膩、過敏的食物。

最後,過敏性疾病氣喘多在冬季發病,夏季緩解,反覆發作。而中醫素有「冬病夏治」的理論,即在夏天未明顯發病時,多食對肺、脾、腎有補益作用的食品,到了冬天就可達到減輕病情或減少發作機會的效果。現在雖然冬天過敏性氣喘病例的高峰即將過了,但希望大家平日能多在飲食藥物上依個人體質做好調養,來年以達到「冬病夏治」的效果。